到REFUGE MERA山莊安頓好後,一行人悠哉的在寬敞的餐廳喝Masala tea、啤酒,享受美好的高原午後。
忽然,好幾球大大的褐色身影從窗外一閃而下,我反射性抓起相機就往外衝。一開門,發現山莊寬敞的前庭上多了幾隻「雞」,這些圓滾滾的不速之客正在自顧自的低頭用餐,絲毫不想理會忽然出現的奇裝異服無毛哺乳類。我驚訝的看著這生平首見的大鳥,不,應該說肥鳥,腦袋中轉啊轉,就是沒有他們的資料,倒是一直想起大翅鯨:他們胸口招牌的黑白相間縱紋,像極了鬚鯨們巨大的喉部皺褶。
他們是「藏雪雞」,英文名稱「Tibetan Snowcock」。雪雞和雷鳥不一樣,是亞洲大陸區高山獨有的高原鳥類,總共有五種,從歐洲第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所在的高加索山脈一直到青藏高原,夠高的地方都有機會看見,而尼泊爾這邊最常見的就是藏雪雞了。他們有著非常漂亮的橘色眼影和胸口的縱紋圍裙,分布於海拔3~6000公尺之間,冬天會到海拔2000公尺左右的地方過冬。
藏雪雞善於行走,喜歡成群活動,在了無生機的高山寒原地帶到處翻找草籽、嫩莖與小昆蟲吃。這天我看到的是一邊發出「啵、啵、啵」叫聲的三五小群,據說某些地方會出現近百隻的大群,真難以想像在海拔5000公尺看到那樣的畫面,這傢伙不小欸,比帝雉還大一圈啊!
畢竟就算不知道確切種類,我也知道他們是雉科鳥類,問了問領隊Lal,他們可不可以吃?你們會吃嗎?他笑著回答我「NoNo~這個不能吃啦!會有報應的!」一些資料指出藏雪雞是西藏文化中的神鳥,但因為過於破碎,所以我持保留態度,然而比隊領隊的說詞,可能真有這樣的傳說也不一定呢!
尼泊爾熱門健行路線附近的藏雪雞,大概都已經習慣人類了吧,吃飯中的他們並不太怕人。我屏氣凝神拿著100mm的鏡頭緩緩移動、慢慢接近,希望能留下最清楚的影像,但也深怕一個喘氣把他們給嚇走,在缺氧的高山屏氣凝神的移動和拍照,真不是件好受的事呢!
「喀喀喀、喀喀喀!」藏雪雞們很可愛,快門聲響會讓他們抬頭看我,只要我不動,他們就會繼續埋頭用餐。我們就這樣一來一往了幾次,直到我拍下滿意的照片,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「呼——」
就在那個瞬間,他們發出稚科鳥類振翅時的巨大噗噗聲,一陣風似的飛走,並馬上因爲完美的保護色而隱身於無數的巨石碎岩之間,留下迴盪於山谷間的警戒鳴叫。
「好可愛喔...」目送他們遠颺,我低頭看了看剛拍的照片,雖然不是什麼稀有猛物(其實蠻常見的),但能這樣清楚的拍下這高海拔限定的異國大雞,也成為了這趟旅程的難忘回憶,多情點還可以把它當成一種攀登前的祝福。有機會到亞洲的高山行走,不妨注意看看山莊前是不是有一群圓滾滾的雞,正在悠悠哉哉的吃午餐喔~
#梅樂峰的六千米旅途・山莊前的藏雪雞